作为绍兴市科普教育基地,为助力做好“双减”政策下的后半篇文章,江南分院在今年暑期推出了“感受科技 亲近文化——孩子们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欢迎和追捧。8月6-7日,绍兴柯桥区青少年宫和绍兴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三(6)班“立人”小队共60名家长、老师和孩子分别参加了体验活动。
活动分为非遗植物染体验和纺织科学小实验两个部分。在非遗植物染体验中,以棉布或桑蚕丝巾为底布,在越城工匠、植物染技术负责人李俊玲的科普和演示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物染活动便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和家长在共同体验了从浸湿布样→拧干→布样平铺→扎→分次浸泡→水洗等一系列环节后,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炉,有的呈现水墨青山的效果,有的还与拓染工艺结合,靛蓝与树叶形状交替呈现,家长和孩子都满心欢喜。
在纺织科学小实验中,培训中心庞明军高工以“衣服是怎么来的?”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利用显微镜、织造设备等工具,观原料、辨纤维、识纱线、织面料,层层深入。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奏,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初步学会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认识了不同纺织材料的特点。
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们纷纷赞到这就是研究院对学校教育的扩展,认为我院组织的活动和以往大多数研学项目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一是科学性,两个体验活动都来源于绍兴区域经济特色发展的科技项目;二是文化性,植物染是非遗项目,也是体现纺织研究院工匠精神和党员先进模范性的“指尖课堂”,经过研学体验,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实践性,以亲子互动的方式举办体验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拉进父母和孩子间的距离;四是职业性,此次体验活动相当于一堂职业体验课,在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的同时,也能加深对地方产业经济的了解,对职业的启蒙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