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纺院江南分院总经理助理尹峰、植物染非遗传承人黄荣华老师和植物染科研人员一行前往位于诸暨东白湖的绍兴越江茶业有限公司,与越红工夫茶非遗传承人杨思班就越红茶副产品应用于植物染产品开发进行了合作交流。
交流过程中,杨思班老师带领我院研发人员体验了越红茶揉捻过程,讲述了越红茶制作工艺,尹峰就我院在植物染尤其是茶染技术及其产品开发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双方就越红茶副产品作为植物染茶染原料,研究开发新产品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探讨,同时也在今后越红工夫茶与植物染产品结合的产业化融合探索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茶染,是植物染色工艺的一种,茶梗、茶渣、老叶、黄片等不适合饮用的都可以作为天然染料。茶染,红茶色泽最浓,普洱、铁观音也有不错的染色感,绿茶则可产生较淡的晕染效果,因各地品种、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的不同,染出来的色泽会有差异,但也造就了茶染艺术的百花齐放。前期在我院成功开发的浅色婴幼儿服饰中,茶米色婴幼儿服装就是由红茶染制而成的,且经专业机构检测,不仅各项色牢度均在4级及以上,还兼具优异的抗菌效果,如大肠杆菌抑菌率达98%,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高达99%,白色念珠球菌抑菌率达92%。
此次诸暨之行,是一次纺织产业与茶产业交叉融合的大胆探索,相信以两大非遗项目的强强联合,再加以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双方将会在弘扬传统文化,讲好民族故事的道路上有所突破。
注:越红工夫茶,隶属于工夫红茶,初制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2016年6月,“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入选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绍兴越江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建造越红博物馆,并于2017年11月12日开馆。越红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茶叶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